广州拼箱

ZIM以星船公司

作者:admin
来源:未知

以星综合航运(中国)有限公司为客户提供各种广泛的进出口通道,包括北美、欧洲和地中海地区、澳大利亚、西非、中东和东南亚地区的往返服务,并在中国各地开发了一套完整的服务网络。我们的服务还扩展到仓储、汽车运输和配送;为此,以星综合航运有限公司的子公司--以星物流(中国)有限公司可以提供这类完整的供应链服务。
以星的标志基于Theodor Herzl于1896年最初设计的三角旗,该旗是以色列国未来的国家象征。Herzl设计的旗帜以白色为背景,中间是七颗金星。构成以色列目前标志的两条蓝色水平条纹是后来添加的。用于油漆以星船只烟囱的颜色有意模仿了以星标志的颜色。
旧约中ZIM在希伯来语中是“大海”的意思。以星航运以此为标志,表达了其建立世界级大船队的雄心。
以色列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,陆、海、空运输业都很发达,其中陆地运输占一半,船舶和航空运输各占1/4。成立于1945年的以星航运,创业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,大部分以色列难民还没有安顿下来。而如今已跻身全球20大航运公司的以星航运,直到1947年才购买了第一艘货船——“东方号”,最初的任务是把流落在世界各地的犹太难民运回以色列。曾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“东方号”最早属于英国海军,上边挂着七星旗,后来就成了以星航运的标志。 很快,以星航运就真正把船队航线扩展到全球。1953年以星航运一口气购买了36艘现代化的大型货船,大幅度提高了船队的运输能力,扩大了在全球的覆盖范围。
到20世纪60年代初,以星航运的远洋客货运输已经在全球的海运界颇有名气。在不减弱远洋客运能力的同时,以星航运还努力扩大专业运输船队,如散货船、冷藏船、油轮、滚装船和集装箱船。以星航运专门负责把伊朗的石油运到以色列,再把经过加工提炼后的石油产品送到欧洲各国。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期,以星航运当时的领导者Moshe Kashti做出重大决策,调整公司的发展方向,发展更适合现代运输的集装箱,并从意大利和德国订造了六艘集装箱船,开始了集装箱的专门运输,其继任者Yehuda Rotem也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,开辟了三条重要航线,即远东航线、美国航线和欧洲航线,至此ZIM的全球运输初步形成。目前已经畅行全球的集装箱运输“门到门”服务,就是在以星航运当时创造的“港到港”服务的基础上演进而来的。到了20世纪80年代,以星航运在严重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危机之下,抓住当时国际集装箱运输大发展的重大机遇,坚持开辟新的集装箱运输航线,经营灵活,管理得法,结果在1985年获得了集装箱运输的最高收益。
以星航运在过去的60多年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很多巨大的挑战,不仅仅是行业周期性质的,而且因此使整个公司的抗压能力和调整能力都非常出色。像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一爆发,很快总部这边就发出明确的全面收缩信号,刻不容缓,而且力度空前。现在来看,这是非常正确的。
而不久前刚刚艰难通过的以星航运(ZIM)的债务重组方案恰恰验证了这场危机对于以星航运的巨大冲击。以星航运在全球经济一片暖意的2007年制定了一个耗资30亿美元的船队扩大计划,向亚洲区内船厂订了八艘配载1.26万箱超大型货柜船。而此前,以星航运已经订造了另外12艘船,包括八艘正常配载1万箱的大货柜船和四艘8200箱的货柜船。如果这一计划得以实施的话,以星航运将晋入全球10大货柜船公司之列。然而全球经济危机迅速而沉重地打击了国际航运市场,以星航运不得不以空闲1/5以上的运力,并组织团队努力取消或延迟交付约14亿美元的造船订单。按照其2008年运营业绩来看,以星航运尽管去年运送了比2007年多出6%的货柜(252万标箱),但是其资产损益表上却出现3.28亿美元的亏损,而2007年尚获利2200万美元。
不过,以星航运的首席执行官Rafi Danieli面对未来仍充满乐观,“通过这一揽子重组计划,以星航运已经为渡过此轮经济危机做好了充足的准备,并将尽快恢复盈利和实现增长。”而以星航运的母公司——以色列集团(Israel Corp)在为其制定的债务重组方案中,设定了在2011年、2012年和2013年分别实现1.03亿美元、3.54亿美元和5.14亿美元营运利润的目标。
在全球,ZIM经营着约410,000只各种类型的集装箱,所有这些庞大的集装箱都始终保持着良好和安全的状态,符合国际集装箱标准和集装箱安全公约(CSC),为实现这一目标,以星公司开发了高级物流系统,包括规划、市场营销、新大楼,采购与出租、库存控制以及集装箱的维修和出售。